您好,欢迎来到骏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绿建资讯 >本地新闻 >积极推进现代城市绿色建筑发展(上)

积极推进现代城市绿色建筑发展(上)

时间:2025-07-23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阅读:751

2025年7月14日至15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空间和现代经济社会建设的载体。城市建筑承载着人们居住与休闲的需求,广泛关联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传承,是推进城市进程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绿色建筑是现代城市建设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现代城市绿色建筑是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城市绿色建筑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热点,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点,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硬实力,需要准确把握切入点,紧紧抓住关键点,贯穿新理念、抓住新源头、用好新技术、探索新途径、实践新方式,强化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建设和绿色治理,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积极推动现代城市绿色建筑发展,构建璀璨夺目的绚丽风景线,努力打造现代城市绿色发展的新名片。

贯穿新理念:统筹现代城市绿色建筑规划

建筑是城市最直观的“面孔”,现代城市建筑更应该体现中华美学和时代风尚。贯穿绿色发展理念是发展绿色建筑的行动先导,现代城市绿色建筑是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的必然要求和必要约束,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蓝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现代城市绿色建筑提出新要求、带来新挑战。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阶段,我国目前有690座城市,9.4亿人生活在城镇,城市建设的需求多、体量大、用能大,全面推进绿色建筑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是需要长周期看待和认真把握的重大问题,需要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路子。

一是强化城市绿色规划。绿色规划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按照现代城市发展定位,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和巧心提高精细化规划水平,统筹做好现代城市绿色发展总体发展规划工作,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清楚,不留“城市病”的隐患和遗憾,打造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明确城市绿色发展定位、总体目标、发展原则和发展重点等,强化绿色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完善绿色公园、绿色道路和绿色建筑等指标体系,坚持城市绿色发展总体原则,精细规划现代城市设施运行、交通秩序、环境保护等现代城市功能建设,推动绿色建筑与总体目标协调发展。配套绿色建筑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容积率奖励、绿色金融支持等激励保障,促进绿色建筑快速发展。强化绿色建筑可持续性和韧性发展,推动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方式环保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环境挑战。

二是完善绿色建筑规划。统筹对接现代城市绿色发展规划,守住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明确绿色建筑的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步骤等,加快推动老旧建筑的绿色改造,完善新增建筑的绿色星级规划衔接。规划现代城市绿色建筑功能,划分居民区域、工业园区、工作区域、休闲区域、文化娱乐区域等不同区域,按照功能确定绿色建筑主题风格,满足城市绿色发展和居民绿色生活需求。发展绿色建筑循环利用产品,优化施工建设的过程工艺,减少原材料浪费损耗,合理回收可循环利用材料,规划降低建筑材料资源依赖,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自然资源消耗,保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

三是推动绿色体系规划。统筹绿色建筑体系规划,从每一个建筑抓起,明确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建设和绿色管理的具体标准和考核指标,提高绿色建筑在各个环节、不同阶段的绿色贡献率,推动时时讲绿色标准、处处建绿色工程,为现代城市贡献绿色建筑力量。统筹屋顶、外墙等光伏电池板、太阳能热系统供电供暖建设,配置小型风力涡轮机发电系统,采用利用地球热量的供热和冷却系统。从源头减少废弃物产生,合理选择产品材料,优化产品结构,减少产生废弃物,减少二次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四是推进绿色应用规划。跟踪现代建筑材料科技发展,加大材料投入力度,推进建筑材料从“有限资源”到“无限循环”的革命性规划,大胆应用具有颠覆性的新一代环保材料替代传统高碳属性、不可再生性工业材料等,推动生物基材料、再生材料等替代技术广泛应用。推进建筑施工环节的节能减排,平衡技术效率与环境效益关系,构建“新陈代谢”施工循环体系,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绿色设计。协同推进隔热、高效的加热、冷却系统建设,进一步减少能源消耗,通过使用可回收、快速再生材料实现可持续利用,大力开展降低环境污染行动。

抓住新源头:抓好现代城市绿色建筑设计

根据“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设计理念,建筑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集中区域,也是污染集中排放、生态环境问题的集中区域。抓好源头设计是推动绿色建筑的重要起点,绿色设计是现代城市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随着人类绿色文明发展和技术手段进步,绿色设计理念深入人心,既对绿色建筑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环境影响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又对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循环利用和效率提升起到了决定性影响,绿色设计是科技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全球“绿色浪潮”冲击带来的现代设计方法,更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提升的重要见证,我们应进一步提升生态宜居性,让现代城市更好地融入大自然。

一是融入绿色设计思想。以绿色设计引领绿色建筑,推动现代城市绿色发展,发挥绿色设计对先进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促进发挥其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引擎作用。从环境、经济和社会协同发展的高度,推动绿色建筑从末端管理向源头管控的绿色发展模式转变,将绿色思想纳入设计决策环节,考虑设计对象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设计环境属性,节约自然资源,美化城市环境。推进绿色建筑零碳化设计,使用绿色建筑材料,综合利用太阳能、光能和地热等多种能源,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降低施工过程能耗,建筑材料循环利用,建设智能照明和供暖供冷系统,以零碳建筑设计推动零碳社区、零碳园区、零碳区域、零碳城市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绿色建筑力量。

二是贯穿绿色建设标准。明确绿色建筑设计定位,全面统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等,开展系统化、常态化和低碳化的绿色设计,从每一个细节考量碳足迹最小化。提升绿色建筑设计价值,推动绿色设计路线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设计方案可量化、可复制、可推广,推动城市绿色转型发展。根据不同的细分领域分别建立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准体系,开展建筑可回收性设计、可拆卸性设计等,提高绿色建筑总价值,完善人与环境共同体价值设计。推进全生命周期管理,统筹原材料提炼、材料加工、部件制造、产品装配、产品包装、产品运输、产品使用、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和处理等全生命周期环境,满足抗菌、除臭、隔热、阻燃、调温、调湿、消磁、抗静电等不同需求,着力建设绿色低碳美丽的现代城市。

三是推广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面向绿色建筑生命周期开展绿色设计,将建筑绿色程度作为设计目标,开展绿色产品概念设计、绿色产品详细设计、面向绿色设计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绿色设计数据库和知识库建设等,消除绿色建筑设计开发、施工建设、维护保养和回收利用等环节的环境影响。延伸绿色建筑管理,全过程贯穿绿色建筑的绿色设计,将绿色设计延伸至建筑材料回收重用、废物处理等,进行绿色建筑环境影响评估、原材料循环管理、重复利用和废弃物合理分类堆放等,系统优化绿色设计,整体推进绿色建筑管理,使建筑生命周期实现闭路循环,推动现代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企业微信截图_1636339098784.png


标签:
零碳园区
绿色建筑
看直播
找资讯
找产品
赏案例